在几种毛茸茸的小动物中发现跨物种病毒传播

导读 中国多个机构领导的研究探讨了小型、毛茸茸的病毒载体如何影响病毒的传播和进化。他们报告了669种病毒的鉴定,其中包括534种新型病毒,极大...

中国多个机构领导的研究探讨了小型、毛茸茸的病毒载体如何影响病毒的传播和进化。他们报告了669种病毒的鉴定,其中包括534种新型病毒,极大地扩展了我们对哺乳动物病毒组的了解,包括以前未知的冠状病毒和正红布拉病毒。

在《细胞》杂志上发表的论文《宿主特征塑造野生小型哺乳动物中的病毒组组成和病毒传播》中,研究小组对来自中国四个栖息地的2,443只野生蝙蝠、啮齿动物和鼩鼱的内脏器官和粪便样本进行了元转录组测序。几乎所有研究的动物中都发现了病毒。

研究人员发现了与已知人类或家畜病原体(例如轮状病毒A、首尔病毒、温州乳腺病毒)相关的病毒,包括引起SARS和COVID-19等疾病的冠状病毒。还有新发现的病毒包括正红唇病毒、猪流行性腹泻病毒(PEDV)、猪急性腹泻综合征冠状病毒(SADS-CoV)和SARS相关冠状病毒。

该研究提供了病毒跨物种传播的有力证据。例如,在多种野生小型哺乳动物中发现了病毒,这表明这些病毒可以在不同动物物种之间传播,可能包括人类。

蝙蝠沙粒病毒的鉴定表明,沙粒病毒已使宿主从啮齿动物转移到蝙蝠。这一发现为这些病毒的进化提供了系统发育的见解。

在星状病毒科、副粘病毒科和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等一些病毒科中,研究发现了与已知序列相对不同的版本。

对蝙蝠、啮齿动物和鼩鼱的病毒丰富度进行了比较。研究发现,鼩鼱携带的病毒总数最多,也是单个物种中发现最多的病毒,在史密斯鼩鼱身上发现了来自29个病毒分支的多达150种病毒。其中一些鼩鼱病毒与之前在无脊椎动物中发现的病毒有关,而另一些则截然不同。

研究小组在分类学水平上观察到跨物种、属、科和目的跨物种病毒传播,其中在三种或更多哺乳动物物种中发现了相同的病毒。在宿主体内具有多器官分布的病毒更有可能在其他宿主物种中发现。这表明,如果病毒存在于多个内脏器官中,那么它传播到其他物种的机会就更高。

人们通常认为蝙蝠比啮齿类动物携带更多病毒。在研究中取样的动物中,蝙蝠的丰富度确实最高,其次是啮齿类动物和鼩鼱。虽然蝙蝠体内发现的病毒总数多于啮齿动物,但每种蝙蝠和啮齿动物中发现的平均病毒数量相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