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卖炭翁表达什么感情】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和《卖炭翁》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两篇代表作,分别反映了他不同时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个人情感的抒发。虽然这两首诗主题不同,但都体现了杜甫“诗史”风格的特点,表达了他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、对社会不公的愤懑以及自身命运的感慨。
一、
1.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
这首诗写于杜甫在成都草堂生活期间,描绘了秋风吹破茅屋、家人受冻的情景,抒发了诗人对个人困顿的无奈,同时也表达了他“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”的博大胸怀和济世情怀。
2.《卖炭翁》
这首诗通过描写一位卖炭老人艰辛的生活,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贫富差距和统治者的剥削行为。杜甫以同情的态度刻画了卖炭翁的形象,表达了对底层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和对不合理社会制度的批判。
二、对比表格
项目 | 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 | 《卖炭翁》 |
作者 | 杜甫 | 杜甫 |
创作背景 | 杜甫在成都草堂时,生活困顿 | 描写长安城中卖炭老人的艰难生活 |
主要情感 | 对个人遭遇的无奈 + 对天下寒士的关怀 | 对底层百姓的同情 + 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|
主题思想 | 个人命运与社会责任的结合 | 社会阶级差异与人民苦难 |
语言风格 | 感伤中有豪情,质朴中见深情 | 简洁明快,富有画面感 |
表现手法 | 抒情为主,夹杂叙事 | 叙事为主,寓情于事 |
三、结语
两首诗虽题材不同,但都体现了杜甫“诗言志”的创作理念。他在关注个人生活的同时,始终心系天下苍生,表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。这种“忧国忧民”的情怀,正是杜甫诗歌永恒魅力的重要来源。